
自主招生什么意思?教育机构自主招生模式
自主招生什么意思?
自主招生又称自主选拔,是高校选拔录取工作改革的重要环节。2003年,中国教育部开始推行自主招生,结束了此前高校只能在每年同一时间招考的历史。
2014年11月,根据国务院考试招生改革整体精神,2015年起,自主招生考试应将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自主招生试点高校或将仍允许安排笔试环节。[1]
通过高考自主招生笔试和面试之后,可以得到相应的高考降分政策,一般通过考试后招生学校会与其签订招生考试合同,签订合同后,一般可享受降低十分至几十分录取的优惠政策,另外还有专业选择方面的优惠,具体合同要与学校谈。
2015年起,所有试点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统一安排在高考结束后、高考成绩公布前进行。笔试考试不得超过两门,考核过程全程录像,以防作弊。
自主招生和名额分配的区别?
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招生计划。
自主招生是教育主管部门赋予重点高中学校提前录取一部分高一年级新生的权利,在统一招生考试之前由学校自主命题考试,择优录取部分新生。而名额分配是参加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名额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的。
自主招生,市直学校可以自主决定考试的方式以及录取的方式。名额分配是统招,由教育局决定需要录取的人数和分数。
自主扩招是什么意思?
扩招就是扩大他们的招生规模,也就是扩大统招人数规模,自主招生是大学有自主录取学生的权利,高校可以提前录取一批优秀学生,参加高校自己组织的保送生考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机构自主招生模式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