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师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考试招生与教育公平)
各位访客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考试招生与教育公平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小学教师如何实现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公平要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当前要在以下几件事上下功夫。首先,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造薄弱学校,尽快使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
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现城乡中小学校舍安全达标。要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其次,着力解决“择校热”问题。加快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要加强区域内教师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合理配置,实行县(区)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有条件的城区和农村可以逐步探索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创新教师补充和退出机制。三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要重点建设好劳务输出大省和特殊困难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优先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同时,健全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和监护网络,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促进教育公平要把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作为根本措施。当前,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有条件的地方在义务教育阶段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快缩小区域差距。要以教育信息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是共享优质资源的最好载体,是促进教育公平成本较低、便捷高效的途径。要以建设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平台为重要抓手,整合互联网、广电网和电信网等网络信息资源,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和应用体系建设。
在推进教育公平的过程中应注意把握好两点:促进教育公平关键是通过抬高底部来缩小差距,不能搞不讲效率和特色的绝对平均,更不能“削峰填谷”,不能把学校办成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否则表面看实现了公平,但学校却失去了特色,不注重内涵,导致整体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下降。
另外,促进公平不能急于求成,要进行长期艰苦的努力。特别是许多政策思路在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具体问题和障碍,需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使教育公平的步伐迈得更扎实更稳妥。
中考定向生公平吗?
公平的
中考定向的录取规则:
定向生政策指的是:优质普通高中将不低于50%招生计划定向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并适当向农村初中、薄弱初中(含“名校+”教育联合体中“+校”)倾斜。从而促进教育的公平,使各处的学生都有机会上好的高中。
通俗的讲,中考定向生就好比“定向教育扶贫”,指定的企业去指定的村子里面搞扶贫工作,促进村里面的就业。
定向生与统招生同批次录取,定向生录取以考生统考成绩和定向志愿为依据,按照志愿从高分到低分依次录取,录取成绩不低于普通高中最低录取控制线。具备定向生源资格的考生可选报在该校有定向生源计划的高中学校为定向志愿,定向志愿每生限报一所学校。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考试招生与教育公平的关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