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教育招生体制改革)
各位访客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教育招生体制改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什么是高考招生的“双轨制”?
我国高校招生曾经实行过三规制,就是国家任务、委托培养、自费生三种招生形式,1994年国家进行了招生并轨,到1997年全部实行招生考试双轨制,2000年又全部并轨招生。招生并轨是我国高校招生制度的重大改革。“双轨制”是:一种是通过文化考试和国家招生计划划定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统一录取的普通考生;另一种是通过全国统一考试,以提高收费标准而适当的降低考试分数线的共建协议计划形式的考生和扩招计划形式的考生,这种考生需交2到3万元的培养费用。这就是高校招生的"双轨制”。
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作用?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至今,从规模上讲已达到世界级水平,未来必然将在提质上下功夫。针对突出问题,《总体方案》破立并举,通过改革评价机制,力促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例如,通过“破”短视行为和功利化倾向,“立”科学履职的体制机制;“破”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的人才使用机制等。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内容?
1.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3.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4.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调动行业的积极性,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中考1:1分流政策是什么开始的?
中考分流政策是从2018年开始的。
首先、我国目前实施的中考政策,就是对初中毕业生进行有效和合理地分流:让一半学生适合的学生读普高,另一半上职高。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维护教育公平。从中我们可以简单地概括出中考分流政策的核心价值观:让那些适合理论性学习、大约一半的初中毕业生可以继续读普高,让那些不适合理论性学习的差不多另一半初中毕业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上职高,并且要维持好恰当比例。
关于“为什么现在有一半的学生上不了高中”的问题,实质上是对国家当前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的误读或者不理解,中考分流不是剥夺初中毕业生学习的机会,恰恰相反,而是国家给予初中毕业生更多更好的自我发展、发现、和成才的机遇,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能不能、善于不善于抓住机遇,就看考生个人的努力程度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教育招生体制改革方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