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招生制度的教育变迁)
各位访客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招生制度的教育变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历程和主要经验?
壬寅学制
1902年,清朝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因1902年为农历壬寅年,亦称"壬寅学制",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法律规定的学校系统。《钦定学堂章程》,由晚清大臣张百熙起草。壬寅学制中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入学年限,课程设置和相互关系。将教育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全学程共二十年。该学制的特点:第一,注重实业教育。第二,注重国民教育。第三,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依旧存在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第四,保留着科举制度的痕迹。壬寅学制因制定过程急促不够完善,加上清政府内部的打压,只颁布没实施。是我国教育史上正式颁布但未实行的第一个学制。
癸卯学制
1903年 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吸收了洋务运动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重新制订学堂章程,颁布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推行的系统学制,即癸卯学制。因制定颁布于农历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癸卯学制主要承袭了日本的学制,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此外癸卯学制中还划分了师范教育,单独建立了师范教育体系,分为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两级,还建立了实业教育系统。是一个男性教育学制,轻视女子教育。癸卯学制从1903年公布,自1904年开始逐步实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废止。癸卯学制是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或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壬子癸丑学制
1951年发布政务院《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新中国第一个学制。主要改革内容是规定了幼儿教育,收3~7周岁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其它学段学制基本没有变化。同时设立各级各类补习学校和函授学校,并设立聋哑、盲等特殊学校,对生理上有缺陷的儿童、青年及成人施以教育。
由于该学制是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特殊国情,按照“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方针所制订的,因而带有过渡的性质。
2021对口招生为什么缩招?
2021年对口招生缩招主要是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疫情影响:受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高考延迟举行,导致普通高校的征集志愿时间被压缩,对口招生的时间也受到限制。为了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导致招生混乱,一些学校决定对口招生缩招,减少对口招生的人数。
2. 教育资源限制:部分地区在教育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的短缺,对口招生可能需要在其他地区寻找合适的岗位。然而,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对口招生面临竞争激烈的局面。为了避免资源分配不均和竞争过度,一些地区或学校选择缩减对口招生的规模。
3. 用人需求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一些行业的用人需求可能出现变化。这可能导致对口招生的专业需求减少,从而引起缩招的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对口招生缩招并不是普遍现象,具体情况因地区、学校和专业等因素而异。
2021高校根据报考人数专业设置对招生计划做了调整减少招生计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招生制度的教育变迁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