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义务教育两为主指的是什么?(宣传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
各位访客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宣传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希望对你有帮助
国家义务教育两为主指的是什么?
一)特殊群体。主要包括城市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持证残疾学生、城市低保边缘家庭学生、低收入农户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将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生活补助范围。
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出台了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政策,即流动儿童义务教育“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流动儿童义务教育逐渐纳入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范畴。
经过各级政府努力,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79.4%的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这标志着流动儿童教育“管”的主体已从家庭拓展到政府。但这并不意味着家庭“管”的责任的消失,反而在某种意义上得到加强,尤其是强化了家庭中父亲的责任,儿童跟随父母的流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家庭中父亲“管”的缺位。
当前,随着“两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政策的深入推进,各地政府已根据实际情况最大化地接纳外来人口子女入学,为孩子与家长在一起创造条件。
“此外,从学校来讲,一定要关注留守儿童心灵成长。”刘巧利说,学校也要切实担负起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切实进行家校共育,开展多样化的项目和活动,让留守儿童家长参与到教育中来,帮助留守儿童保持与父母心理上的联系,为孩子成长提供心理动力。
东莞市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优待政策是什么意思?
东莞市2021年义务教育招生优待政策指的是企业人才子女入学招生政策。各镇为当地企业分配公办学校学位的名额,企业员工子女根据企业分配的名额报名入学,无需走积分排队。
2019年山东省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
禁止民办学校掐尖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民办学校招生范围限于审批地,在审批地招生学位有余额的,可以在审批地以外招生,但不得跨市域招生。
政府购买的民办学校免费学位,按照公办学校划片办法统一招生。保障随迁子女入学。坚持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就学,推行混合编班、统一管理。对于公办学校学位不足的,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安排在民办学校就读。不得将随迁子女集中在少数学校、班级。
河北省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政策?
各地要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的,应当由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提出申请,提供县级及以上医疗单位出具的身体状况证明,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由当地乡镇政府或者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司法部门依法发放相关司法文书,敦促其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坚持“公民同步、属地负责、计划管理、随机派位、稳定有序”五项原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宣传义务教育阶段招生政策的意义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有任何问题和不懂的,欢迎各位老师在评论区讨论,给我留言。